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首页 园区库首页 园区库列表 Shwe Poukkan

Shwe Poukkan

20.0万元/亩
土地挂牌价格(以实际政策为准)
10km²
占地面积
5.0
主导产业:供水燃气,林业
园区电话:400-618-9895
视频客服
留言
投资要素
基本信息
城市介绍
园区企业
第三方服务
点评
  • 投资成本
  • 园区介绍
  • 园区视频
  • 园区地图

投资成本

土地挂牌价格:20.0万元/亩起
(以实际政策为准)
投资强度:35万元/亩起
环保要求:税收要求:25万元/亩起
厂房出租价格区间:12.35 ~ 35.5 元/月•㎡厂房出售价格区间:80 ~ 155 元/㎡
写字楼出租价格区间:48 ~ 73 元/月•㎡写字楼出售价格区间:88 ~ 165 元/㎡

园区介绍

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2019年中缅双边贸易额为1289.1亿元。中国对缅累计投资总额超过185亿美元,占全部外国投资的30%,以水利、油气、矿产等资源开发为主。

2020年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缅是双边关系的重要里程碑,两国一致同意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

投资政策导向

自2016年民盟政府执政以来,缅甸一直奉行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政策,确定了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和解的施政方针,同时将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抓手,先后出台了《缅甸投资法》和《缅甸投资细则》,统一了内外资待遇,增加了所得税减免条款,成立了专门的投资促进部门,以增强国外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意愿。

近年来,缅甸下大力气与中、日、泰等国从政府层面共同打造了“皎漂”“迪洛瓦”“土瓦”等双边国家级经济特区,大力推动、规划和批准了包括“缪达产业新城”“仰光新城”“曼德勒新城”“伊洛瓦底经济走廊”“勃生工业园”等一批大型国家级产业新城和省级中小型工业园区项目,全国重点区域的交通、电力、通讯、供水等配套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建设完善。同时,缅甸政府在内比都、仰光相继召开国家级投资论坛,与周边主要经济体召开中缅、日缅、泰缅双边投资论坛,在伊洛瓦底、掸邦、德林达依等省邦分别召开区域投资论坛,从中央到地方均释放出强烈的开放和招商引资讯号。与周边主要经济体进行产能合作,承接区域产业转移,提升本国工业化水平,从而拉动经济发展已成为缅甸全社会的共识。

经济特区、工业园区、产业新城的发展现状

一、顶层规划

缅甸政府以“经济特区引领,仰光、曼德勒两极优先,带动其他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理念为引领,从国家层面对经济特区、工业园区、产业新城的布局规划如下。

1.国家级开发中心

主要包括三大国家级经济特区,即迪洛瓦经济特区、土瓦经济特区和皎漂经济特区;享受经济特区政策的国家级产业新城,如仰光产业新城、曼德勒缪达产业新城等。

2.仰光、曼德勒区域中小型工业园区

主要包括仰光省的29个工业区。因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工业需求,目前运营的工业区只有约20个,其中莱达雅镇区的工业区最多。曼德勒共有三个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工业园区,分别为曼德勒工业区(占地1620英亩)、敏建工业区(占地163英亩)和密铁拉工业区(占地385英亩)。

3.区域性开发中心

主要包括各省邦省会地区,如若开邦的实兑市、伊洛瓦底省的勃生市、勃固省的勃固市、孟邦首府毛淡绵、德林达依省的土瓦市、实皆省的蒙育瓦市、克钦邦首府密支那等。

4.特殊性开发中心

主要包括边境和各省邦城市,知名旅游景点和资源型工业区。

二、国家级经济特区概况

缅甸现有国家级经济特区三个,受专门的经济特区法律管辖,投资政策最为优惠。

1.迪洛瓦特区

缅甸实际意义上第一个国家级经济特区,缅甸日本迪洛瓦开发公司(MJTD)成立于2014年1月10日,致力于缅甸迪洛瓦经济特区的运营和开发,缅方占股51%,日方占股49%。自2015年招商以来,共有105家企业入驻或者签署租赁协议,包括90家外资企业、13家外资与缅方的合资企业。

2.土瓦特区

2008年泰国ITD和缅甸政府签署《建设土瓦深水港、工业区以及通往泰国公路、铁路项目框架协议》,规划了开发建设面积为640平方公里土瓦深水港为中心,发展包括石化厂、炼油厂、钢铁厂、发电厂、铁路公路、油气管道为主的重工业,计划分三期进行,10年建成,投资估算86亿美元,75年的特许经营权。后因进展缓慢,2013年泰缅两国政府接手该项目,于2015年制定了新的两段实施计划,同时邀请日本参与,借助迪洛瓦开发经验提供技术和财政支持。新计划修建缅泰边境160公里的公路以及港口、水库、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3.皎漂特区

由中国中信集团牵头中方占股70%,缅方企业占股15%,缅甸政府占股15%。原总体开发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开发时间为2014-2025年。其中第一阶段总开发面积为1620公顷,分为深水港区、工业园区、综合住宅区。2018年11月,缅甸皎漂经济特区深水港项目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内比都举行。

相关基本情况如表1。

三、国家级产业新城概况

1.仰光产业新城

位于仰光市老城区西侧,目前处于方案规划阶段,拟由中国交建和仰光新城开发公司NYDC(仰光市政府专门设立)共同投资开发。仰光产业新城将围绕“安全、智能、绿色”三个主题布局规划,并分期滚动开发。其中一期规划为9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可享受国家级经济特区优惠政策,计划创造60万个就业岗位,已列为中缅经济走廊重点项目。

2.曼德勒缪达产业新城

曼德勒缪达产业新城由曼德勒省政府与曼德勒缪达工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享受经济特区优惠政策。该项目包含工业区、居住区以及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别墅、公寓、高尔夫球场等配套设施区,目前已有来自中国、印尼、荷兰、泰国等工厂入驻投产。曼德勒缪达产业新城总面积为45平方公里,规划常驻人口为25万人,规划创造202000至337000个就业岗位。

缅甸经济特区、工业园区、产业新城发展的独特优势

一、地缘战略位置重要

地理位置上,缅甸北部与东北部与中国毗邻,东部和东南部与老挝和泰国相连,西南濒临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西部和西北部与孟加拉国和印度接壤,地处全球人口最为密集区域的中心,国内市场潜力大,又是连接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大市场的重要通道,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的重要战略伙伴。

二、丰富的资源

缅甸石油、天然气、木材、有色金属、宝石、农渔业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发展出口外向型加工行业。充沛的水力资源也可为工业化提供清洁廉价电力,政府计划通过综合运用水力发电、天然气、光伏、风力发电等多种手段,在2030年实现全国通电的目标。

三、充沛廉价的劳动力

缅甸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是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主要经济体的主要低端劳动力来源。当前,缅甸外劳回国工作意愿日趋强烈,缅甸政府也相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据官方统计,缅甸年龄15-59岁之间的劳动力人口为3340.7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9.1%,接受适当的技术培训后,普通劳动力可以达到中国工人七至八成的生产力水平。其法定最低工资为日薪4800缅币(约为3美元),社保、医保等间接人工费用费率极低。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进行的调查,缅甸制造业工人综合平均每月工资约为162美元,柬埔寨为201美元,越南为227美元。

四、长期廉价的土地使用

缅甸法律规定外商投资可获得50年土地使用权,并可两次申请延期至70年。目前,仰光区域主流工业区70年使用权土地价格仅为70-90美元/平米,曼德勒区域地价约为仰光的50%-60%,相对较远、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稀少的土瓦和皎漂经济特区地价更低。

五、政策优惠政治稳定

缅甸国内政局相对稳定,投资促进政策优惠力度较大,政府欢迎外国企业赴缅投资,并大力支持以资源为基础的外国投资、出口项目以及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项目。

缅甸允许外国投资的范围广泛,包括农林业、畜牧水产业、矿业、能源、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和贸易等,相关的税收减免等投资优惠政策力度较大。

作为东盟成员国,缅甸享有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韩国-东盟自贸区、日本-东盟自贸区、印度-东盟自贸区等优惠待遇,在欧美取消制裁后,美国、欧盟、日本也给予普惠制待遇,可以享受不发达国家出口低关税,目前有5000多种产品可以免税进入美国市场。

未来发展前景及建议

一、发展前景和市场机遇

近年来,为创造就业,改善民生,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缅甸政府显著加大了对外开放和区域产能合作的力度,鼓励开发经济特区、工业园区和产业新城项目。其优惠政策、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优势较为明显。但基于刚刚开放和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政府规划深水港和重工业的土瓦和皎漂经济特区进展缓慢,大部分中小型工业园区小而散,发展规模和水平较为初级。因此若假以时日合理开发经营,缅甸经济特区、工业园区和产业新城市场和相关上下游行业发展前景均非常广阔,潜力巨大。

日缅合资的迪洛瓦经济特区的成功开发也为外国投资进入该领域提供了良好的案例和范本。该经济特区定位因地制宜,找准“以外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入驻的切入点,自2015年至今短短5年内已开发至第四期,已有日资、泰资为主的105家企业入驻,经济效益显著。且通过大量就业岗位和税收贡献,极大拉升了日本政府和入园企业在缅的形象和影响力,政治效益同样十分显著。与此同时,缅甸政府吸引外资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政策趋势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高度契合。特别是供给侧改革、环保和人工成本的提高及多边贸易摩擦背景下,国内港深澳、长三角在内及其他各省份大量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外向型企业也有向东南亚邻国加快产能转移的现实需求。

二、对中资企业的建议

建议具有相关经验和开发实力的中资企业重点关注赴缅参与投资开发经济特区、工业园区和产业新城类项目。行业上聚焦两国互补性强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出口外向型产业,致力于打造满足中资制造业“走出去”需求,产业聚集资源优化的海外平台和载体,打造符合缅甸工业化进程和创造税收、就业需求的区域经济中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中缅两国发展趋势和利益诉求,实现共赢。

在中资企业开发推动该类项目过程中,建议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导,以产业为核心,地产为载体,确立经营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服务生态圈的开发模式,引入产业城市概念,避免缺乏城市功能带来的园区发展瓶颈。同时,建议要将项目开发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争取中缅两国政府的支持和助力,与相关国企、民企、金融机构、缅甸企业共同发挥优势,“共商、共建、共享”,形成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园区视频

园区地图

搜索当地供应商
按产业查找

园区信息

园区面积:10 平方公里园区电话:01-695256
园区地址:Yangon District,North Okkalapa Township,Shwe Poukkan New Town
主导产业:供水燃气,林业

经营成本

水价:0.845 元/m³商业用电:0.18 元/度
大工业用电:0.21 元/度工业电价(高峰):0.24 元/度
工业电价(低谷):0.17 元/度工业电价(平时):0.21 元/度
天然气:2.6 元/m³ 污水处理:3.25 元/吨
最低工资标准:780 元/月普通工人:1950 元/月
土地使用税:待更新

环境配套

货运站距离:距JJ Express 7公里高铁距离:距 Pa Ywet Seik Kone Railway Station1.5公里
港口距离:距Shwe Byain Phyu Jetty9.1公里机场距离:距Yangon International Airport3.2公里
区位介绍: -
公路运输:前往其他城市的公路巴士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的达贡阿伊亚尔公路巴士总站出发,从全国其他地方出发,分别从昂格纳拉公路巴士总站出发。
铁路运输: 仰光环形铁路运营着一条45.9公里(28.5英里)的39站通勤铁路网,该网络连接仰光的卫星城镇。该系统被当地民众广泛使用,每天售出约15万张门票。自从2007年8月政府削减汽油补贴以来,通勤路线的人气就猛增了。
本市住房均价:3120 元/㎡
园区生活配套:塞因盖哈尔,城市市场邻里北奥卡拉尔,城市玛特邻里、北奥卡拉帕综合医院,平隆医院
居住环境:奥卡拉蒂里公园,比昂苏公园
超市:Sein Gay Har,City Mart Neighbourhood North Okkalar,City Mart Neighbourhood
商业环境:商业环境活跃。附近有几家博物馆,美术馆,observation望塔和图书馆。
百货商场:Eternal Green Co.,Ltd Luojia Motorcycle Sale&Service Centre,Junction 8
酒店商务:High Five Hotel,Grand Mercure Yangon Golden Empire,City Golf Resort Hotel
休闲娱乐:Okkala Thiri Park,Pyihtaungsu Park
医疗:North Okkalapa General Hospital,Pinlon Hospital
教育:The British School Yangon,Dulwich College Yangon,PISM

发展规划

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2019年中缅双边贸易额为1289.1亿元。中国对缅累计投资总额超过185亿美元,占全部外国投资的30%,以水利、油气、矿产等资源开发为主。

2020年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缅是双边关系的重要里程碑,两国一致同意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

投资政策导向

自2016年民盟政府执政以来,缅甸一直奉行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政策,确定了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和解的施政方针,同时将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抓手,先后出台了《缅甸投资法》和《缅甸投资细则》,统一了内外资待遇,增加了所得税减免条款,成立了专门的投资促进部门,以增强国外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意愿。

近年来,缅甸下大力气与中、日、泰等国从政府层面共同打造了“皎漂”“迪洛瓦”“土瓦”等双边国家级经济特区,大力推动、规划和批准了包括“缪达产业新城”“仰光新城”“曼德勒新城”“伊洛瓦底经济走廊”“勃生工业园”等一批大型国家级产业新城和省级中小型工业园区项目,全国重点区域的交通、电力、通讯、供水等配套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建设完善。同时,缅甸政府在内比都、仰光相继召开国家级投资论坛,与周边主要经济体召开中缅、日缅、泰缅双边投资论坛,在伊洛瓦底、掸邦、德林达依等省邦分别召开区域投资论坛,从中央到地方均释放出强烈的开放和招商引资讯号。与周边主要经济体进行产能合作,承接区域产业转移,提升本国工业化水平,从而拉动经济发展已成为缅甸全社会的共识。

经济特区、工业园区、产业新城的发展现状

一、顶层规划

缅甸政府以“经济特区引领,仰光、曼德勒两极优先,带动其他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理念为引领,从国家层面对经济特区、工业园区、产业新城的布局规划如下。

1.国家级开发中心

主要包括三大国家级经济特区,即迪洛瓦经济特区、土瓦经济特区和皎漂经济特区;享受经济特区政策的国家级产业新城,如仰光产业新城、曼德勒缪达产业新城等。

2.仰光、曼德勒区域中小型工业园区

主要包括仰光省的29个工业区。因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工业需求,目前运营的工业区只有约20个,其中莱达雅镇区的工业区最多。曼德勒共有三个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工业园区,分别为曼德勒工业区(占地1620英亩)、敏建工业区(占地163英亩)和密铁拉工业区(占地385英亩)。

3.区域性开发中心

主要包括各省邦省会地区,如若开邦的实兑市、伊洛瓦底省的勃生市、勃固省的勃固市、孟邦首府毛淡绵、德林达依省的土瓦市、实皆省的蒙育瓦市、克钦邦首府密支那等。

4.特殊性开发中心

主要包括边境和各省邦城市,知名旅游景点和资源型工业区。

二、国家级经济特区概况

缅甸现有国家级经济特区三个,受专门的经济特区法律管辖,投资政策最为优惠。

1.迪洛瓦特区

缅甸实际意义上第一个国家级经济特区,缅甸日本迪洛瓦开发公司(MJTD)成立于2014年1月10日,致力于缅甸迪洛瓦经济特区的运营和开发,缅方占股51%,日方占股49%。自2015年招商以来,共有105家企业入驻或者签署租赁协议,包括90家外资企业、13家外资与缅方的合资企业。

2.土瓦特区

2008年泰国ITD和缅甸政府签署《建设土瓦深水港、工业区以及通往泰国公路、铁路项目框架协议》,规划了开发建设面积为640平方公里土瓦深水港为中心,发展包括石化厂、炼油厂、钢铁厂、发电厂、铁路公路、油气管道为主的重工业,计划分三期进行,10年建成,投资估算86亿美元,75年的特许经营权。后因进展缓慢,2013年泰缅两国政府接手该项目,于2015年制定了新的两段实施计划,同时邀请日本参与,借助迪洛瓦开发经验提供技术和财政支持。新计划修建缅泰边境160公里的公路以及港口、水库、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3.皎漂特区

由中国中信集团牵头中方占股70%,缅方企业占股15%,缅甸政府占股15%。原总体开发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开发时间为2014-2025年。其中第一阶段总开发面积为1620公顷,分为深水港区、工业园区、综合住宅区。2018年11月,缅甸皎漂经济特区深水港项目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内比都举行。

相关基本情况如表1。

三、国家级产业新城概况

1.仰光产业新城

位于仰光市老城区西侧,目前处于方案规划阶段,拟由中国交建和仰光新城开发公司NYDC(仰光市政府专门设立)共同投资开发。仰光产业新城将围绕“安全、智能、绿色”三个主题布局规划,并分期滚动开发。其中一期规划为9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可享受国家级经济特区优惠政策,计划创造60万个就业岗位,已列为中缅经济走廊重点项目。

2.曼德勒缪达产业新城

曼德勒缪达产业新城由曼德勒省政府与曼德勒缪达工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享受经济特区优惠政策。该项目包含工业区、居住区以及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别墅、公寓、高尔夫球场等配套设施区,目前已有来自中国、印尼、荷兰、泰国等工厂入驻投产。曼德勒缪达产业新城总面积为45平方公里,规划常驻人口为25万人,规划创造202000至337000个就业岗位。

缅甸经济特区、工业园区、产业新城发展的独特优势

一、地缘战略位置重要

地理位置上,缅甸北部与东北部与中国毗邻,东部和东南部与老挝和泰国相连,西南濒临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西部和西北部与孟加拉国和印度接壤,地处全球人口最为密集区域的中心,国内市场潜力大,又是连接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大市场的重要通道,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的重要战略伙伴。

二、丰富的资源

缅甸石油、天然气、木材、有色金属、宝石、农渔业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发展出口外向型加工行业。充沛的水力资源也可为工业化提供清洁廉价电力,政府计划通过综合运用水力发电、天然气、光伏、风力发电等多种手段,在2030年实现全国通电的目标。

三、充沛廉价的劳动力

缅甸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是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主要经济体的主要低端劳动力来源。当前,缅甸外劳回国工作意愿日趋强烈,缅甸政府也相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据官方统计,缅甸年龄15-59岁之间的劳动力人口为3340.7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9.1%,接受适当的技术培训后,普通劳动力可以达到中国工人七至八成的生产力水平。其法定最低工资为日薪4800缅币(约为3美元),社保、医保等间接人工费用费率极低。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进行的调查,缅甸制造业工人综合平均每月工资约为162美元,柬埔寨为201美元,越南为227美元。

四、长期廉价的土地使用

缅甸法律规定外商投资可获得50年土地使用权,并可两次申请延期至70年。目前,仰光区域主流工业区70年使用权土地价格仅为70-90美元/平米,曼德勒区域地价约为仰光的50%-60%,相对较远、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稀少的土瓦和皎漂经济特区地价更低。

五、政策优惠政治稳定

缅甸国内政局相对稳定,投资促进政策优惠力度较大,政府欢迎外国企业赴缅投资,并大力支持以资源为基础的外国投资、出口项目以及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项目。

缅甸允许外国投资的范围广泛,包括农林业、畜牧水产业、矿业、能源、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和贸易等,相关的税收减免等投资优惠政策力度较大。

作为东盟成员国,缅甸享有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韩国-东盟自贸区、日本-东盟自贸区、印度-东盟自贸区等优惠待遇,在欧美取消制裁后,美国、欧盟、日本也给予普惠制待遇,可以享受不发达国家出口低关税,目前有5000多种产品可以免税进入美国市场。

未来发展前景及建议

一、发展前景和市场机遇

近年来,为创造就业,改善民生,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缅甸政府显著加大了对外开放和区域产能合作的力度,鼓励开发经济特区、工业园区和产业新城项目。其优惠政策、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优势较为明显。但基于刚刚开放和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政府规划深水港和重工业的土瓦和皎漂经济特区进展缓慢,大部分中小型工业园区小而散,发展规模和水平较为初级。因此若假以时日合理开发经营,缅甸经济特区、工业园区和产业新城市场和相关上下游行业发展前景均非常广阔,潜力巨大。

日缅合资的迪洛瓦经济特区的成功开发也为外国投资进入该领域提供了良好的案例和范本。该经济特区定位因地制宜,找准“以外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入驻的切入点,自2015年至今短短5年内已开发至第四期,已有日资、泰资为主的105家企业入驻,经济效益显著。且通过大量就业岗位和税收贡献,极大拉升了日本政府和入园企业在缅的形象和影响力,政治效益同样十分显著。与此同时,缅甸政府吸引外资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政策趋势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高度契合。特别是供给侧改革、环保和人工成本的提高及多边贸易摩擦背景下,国内港深澳、长三角在内及其他各省份大量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外向型企业也有向东南亚邻国加快产能转移的现实需求。

二、对中资企业的建议

建议具有相关经验和开发实力的中资企业重点关注赴缅参与投资开发经济特区、工业园区和产业新城类项目。行业上聚焦两国互补性强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出口外向型产业,致力于打造满足中资制造业“走出去”需求,产业聚集资源优化的海外平台和载体,打造符合缅甸工业化进程和创造税收、就业需求的区域经济中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中缅两国发展趋势和利益诉求,实现共赢。

在中资企业开发推动该类项目过程中,建议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导,以产业为核心,地产为载体,确立经营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服务生态圈的开发模式,引入产业城市概念,避免缺乏城市功能带来的园区发展瓶颈。同时,建议要将项目开发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争取中缅两国政府的支持和助力,与相关国企、民企、金融机构、缅甸企业共同发挥优势,“共商、共建、共享”,形成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暂无政策数据
暂无产业分布数据

北奥卡拉帕镇(缅甸语:မြောက်ဥက္ကလာပ မြို့နယ် [mjaʊʔ ʔoʊʔkəlàpa̰mjò])位于仰光东部。该镇由19个区组成,北部与赫勒古镇和明加拉东镇接壤,东部与北达贡镇接壤,西部与明加拉顿镇和马扬贡镇接壤,南部与卡马尤特镇、马扬贡乡和南奥卡拉帕镇接壤。北奥卡拉帕是1959年建立的卫星城镇之一。今天,它是该市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尽管名义上可以进入该市的电网和下水道系统。像城市中的大多数地区一样,特别是在像北奥卡拉帕这样的工人阶级社区,现在有夜间电力可用。

金融
法律
财务
物流
教育
医疗
劳务中介

学校介绍

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2019年中缅双边贸易额为1289.1亿元。中国对缅累计投资总额超过185亿美元,占全部外国投资的30%,以水利、油气、矿产等资源开发为主。

2020年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缅是双边关系的重要里程碑,两国一致同意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

投资政策导向

自2016年民盟政府执政以来,缅甸一直奉行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政策,确定了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和解的施政方针,同时将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抓手,先后出台了《缅甸投资法》和《缅甸投资细则》,统一了内外资待遇,增加了所得税减免条款,成立了专门的投资促进部门,以增强国外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意愿。

近年来,缅甸下大力气与中、日、泰等国从政府层面共同打造了“皎漂”“迪洛瓦”“土瓦”等双边国家级经济特区,大力推动、规划和批准了包括“缪达产业新城”“仰光新城”“曼德勒新城”“伊洛瓦底经济走廊”“勃生工业园”等一批大型国家级产业新城和省级中小型工业园区项目,全国重点区域的交通、电力、通讯、供水等配套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建设完善。同时,缅甸政府在内比都、仰光相继召开国家级投资论坛,与周边主要经济体召开中缅、日缅、泰缅双边投资论坛,在伊洛瓦底、掸邦、德林达依等省邦分别召开区域投资论坛,从中央到地方均释放出强烈的开放和招商引资讯号。与周边主要经济体进行产能合作,承接区域产业转移,提升本国工业化水平,从而拉动经济发展已成为缅甸全社会的共识。

经济特区、工业园区、产业新城的发展现状

一、顶层规划

缅甸政府以“经济特区引领,仰光、曼德勒两极优先,带动其他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理念为引领,从国家层面对经济特区、工业园区、产业新城的布局规划如下。

1.国家级开发中心

主要包括三大国家级经济特区,即迪洛瓦经济特区、土瓦经济特区和皎漂经济特区;享受经济特区政策的国家级产业新城,如仰光产业新城、曼德勒缪达产业新城等。

2.仰光、曼德勒区域中小型工业园区

主要包括仰光省的29个工业区。因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工业需求,目前运营的工业区只有约20个,其中莱达雅镇区的工业区最多。曼德勒共有三个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工业园区,分别为曼德勒工业区(占地1620英亩)、敏建工业区(占地163英亩)和密铁拉工业区(占地385英亩)。

3.区域性开发中心

主要包括各省邦省会地区,如若开邦的实兑市、伊洛瓦底省的勃生市、勃固省的勃固市、孟邦首府毛淡绵、德林达依省的土瓦市、实皆省的蒙育瓦市、克钦邦首府密支那等。

4.特殊性开发中心

主要包括边境和各省邦城市,知名旅游景点和资源型工业区。

二、国家级经济特区概况

缅甸现有国家级经济特区三个,受专门的经济特区法律管辖,投资政策最为优惠。

1.迪洛瓦特区

缅甸实际意义上第一个国家级经济特区,缅甸日本迪洛瓦开发公司(MJTD)成立于2014年1月10日,致力于缅甸迪洛瓦经济特区的运营和开发,缅方占股51%,日方占股49%。自2015年招商以来,共有105家企业入驻或者签署租赁协议,包括90家外资企业、13家外资与缅方的合资企业。

2.土瓦特区

2008年泰国ITD和缅甸政府签署《建设土瓦深水港、工业区以及通往泰国公路、铁路项目框架协议》,规划了开发建设面积为640平方公里土瓦深水港为中心,发展包括石化厂、炼油厂、钢铁厂、发电厂、铁路公路、油气管道为主的重工业,计划分三期进行,10年建成,投资估算86亿美元,75年的特许经营权。后因进展缓慢,2013年泰缅两国政府接手该项目,于2015年制定了新的两段实施计划,同时邀请日本参与,借助迪洛瓦开发经验提供技术和财政支持。新计划修建缅泰边境160公里的公路以及港口、水库、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3.皎漂特区

由中国中信集团牵头中方占股70%,缅方企业占股15%,缅甸政府占股15%。原总体开发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开发时间为2014-2025年。其中第一阶段总开发面积为1620公顷,分为深水港区、工业园区、综合住宅区。2018年11月,缅甸皎漂经济特区深水港项目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内比都举行。

相关基本情况如表1。

三、国家级产业新城概况

1.仰光产业新城

位于仰光市老城区西侧,目前处于方案规划阶段,拟由中国交建和仰光新城开发公司NYDC(仰光市政府专门设立)共同投资开发。仰光产业新城将围绕“安全、智能、绿色”三个主题布局规划,并分期滚动开发。其中一期规划为9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可享受国家级经济特区优惠政策,计划创造60万个就业岗位,已列为中缅经济走廊重点项目。

2.曼德勒缪达产业新城

曼德勒缪达产业新城由曼德勒省政府与曼德勒缪达工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享受经济特区优惠政策。该项目包含工业区、居住区以及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别墅、公寓、高尔夫球场等配套设施区,目前已有来自中国、印尼、荷兰、泰国等工厂入驻投产。曼德勒缪达产业新城总面积为45平方公里,规划常驻人口为25万人,规划创造202000至337000个就业岗位。

缅甸经济特区、工业园区、产业新城发展的独特优势

一、地缘战略位置重要

地理位置上,缅甸北部与东北部与中国毗邻,东部和东南部与老挝和泰国相连,西南濒临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西部和西北部与孟加拉国和印度接壤,地处全球人口最为密集区域的中心,国内市场潜力大,又是连接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大市场的重要通道,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的重要战略伙伴。

二、丰富的资源

缅甸石油、天然气、木材、有色金属、宝石、农渔业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发展出口外向型加工行业。充沛的水力资源也可为工业化提供清洁廉价电力,政府计划通过综合运用水力发电、天然气、光伏、风力发电等多种手段,在2030年实现全国通电的目标。

三、充沛廉价的劳动力

缅甸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是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主要经济体的主要低端劳动力来源。当前,缅甸外劳回国工作意愿日趋强烈,缅甸政府也相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据官方统计,缅甸年龄15-59岁之间的劳动力人口为3340.7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9.1%,接受适当的技术培训后,普通劳动力可以达到中国工人七至八成的生产力水平。其法定最低工资为日薪4800缅币(约为3美元),社保、医保等间接人工费用费率极低。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进行的调查,缅甸制造业工人综合平均每月工资约为162美元,柬埔寨为201美元,越南为227美元。

四、长期廉价的土地使用

缅甸法律规定外商投资可获得50年土地使用权,并可两次申请延期至70年。目前,仰光区域主流工业区70年使用权土地价格仅为70-90美元/平米,曼德勒区域地价约为仰光的50%-60%,相对较远、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稀少的土瓦和皎漂经济特区地价更低。

五、政策优惠政治稳定

缅甸国内政局相对稳定,投资促进政策优惠力度较大,政府欢迎外国企业赴缅投资,并大力支持以资源为基础的外国投资、出口项目以及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项目。

缅甸允许外国投资的范围广泛,包括农林业、畜牧水产业、矿业、能源、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和贸易等,相关的税收减免等投资优惠政策力度较大。

作为东盟成员国,缅甸享有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韩国-东盟自贸区、日本-东盟自贸区、印度-东盟自贸区等优惠待遇,在欧美取消制裁后,美国、欧盟、日本也给予普惠制待遇,可以享受不发达国家出口低关税,目前有5000多种产品可以免税进入美国市场。

未来发展前景及建议

一、发展前景和市场机遇

近年来,为创造就业,改善民生,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缅甸政府显著加大了对外开放和区域产能合作的力度,鼓励开发经济特区、工业园区和产业新城项目。其优惠政策、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优势较为明显。但基于刚刚开放和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政府规划深水港和重工业的土瓦和皎漂经济特区进展缓慢,大部分中小型工业园区小而散,发展规模和水平较为初级。因此若假以时日合理开发经营,缅甸经济特区、工业园区和产业新城市场和相关上下游行业发展前景均非常广阔,潜力巨大。

日缅合资的迪洛瓦经济特区的成功开发也为外国投资进入该领域提供了良好的案例和范本。该经济特区定位因地制宜,找准“以外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入驻的切入点,自2015年至今短短5年内已开发至第四期,已有日资、泰资为主的105家企业入驻,经济效益显著。且通过大量就业岗位和税收贡献,极大拉升了日本政府和入园企业在缅的形象和影响力,政治效益同样十分显著。与此同时,缅甸政府吸引外资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政策趋势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高度契合。特别是供给侧改革、环保和人工成本的提高及多边贸易摩擦背景下,国内港深澳、长三角在内及其他各省份大量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外向型企业也有向东南亚邻国加快产能转移的现实需求。

二、对中资企业的建议

建议具有相关经验和开发实力的中资企业重点关注赴缅参与投资开发经济特区、工业园区和产业新城类项目。行业上聚焦两国互补性强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出口外向型产业,致力于打造满足中资制造业“走出去”需求,产业聚集资源优化的海外平台和载体,打造符合缅甸工业化进程和创造税收、就业需求的区域经济中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中缅两国发展趋势和利益诉求,实现共赢。

在中资企业开发推动该类项目过程中,建议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导,以产业为核心,地产为载体,确立经营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服务生态圈的开发模式,引入产业城市概念,避免缺乏城市功能带来的园区发展瓶颈。同时,建议要将项目开发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争取中缅两国政府的支持和助力,与相关国企、民企、金融机构、缅甸企业共同发挥优势,“共商、共建、共享”,形成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评论

全部评论

  • 园区回复
暂无评论
还可以输入150个字
感谢您的留言

3s后自动关闭